201806-12 如何克服拖延症? “ 明日复明日 , 明日何其多。我生待明日 , 万事成蹉跎。 ” 古诗《明日歌》所描绘的拖延行为 , 现代社会也不少见 , 不仅常见于学习和工作领域, 还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各领域 。除了影响任务完成外 , 拖延还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 , 如学习效果下降 、职业生涯发展受阻 和身心健康受损。 这.... Read More >
201806-11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:共情的进化(六) 共情起源于动物的亲代养育行为, 其神经基础来源于古老的情感评估系统。共情从动物的情绪感染进化到同情关注和观点采择共情。有些动物具有高水平的观点采择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。共情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。这些表明共情是一种古老的能力, 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本性, 是利他行为的直接动机。 以前大家普遍认为无私.... Read More >
201806-10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:共情的进化(五) 心理学者谈论共情时, 通常指包括观点采择的共情。观点采择共情指有观点采择参与的共情,即在理解其他个体的观点和态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共情反应, 这种共情可以促使个体采取满足其他个体需要的方式帮助其他个体。共情和观点采择的区别为:共情侧重于情感过程, 必须有情绪唤醒; 观点采择侧重于认知过程, 即站在其.... Read More >
201806-09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:共情的进化(四) 情绪感染指个体受到其他个体情绪的影响。情绪感染对个体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。物种的适应性与该物种成员的情绪感染能力(对饥饿、疼痛、危难以及害怕信号的感知和反应能力)有关。情绪感染可以使受到其他个体警报惊吓的个体躲藏或者逃跑, 使被后代痛苦感染的母亲通过温暖和护理后代让自己或后代安心, 或者抑制个体给.... Read More >
201806-08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:共情的进化(三) 共情是一种社会性情感, 它涉及人类的社会大脑。人类的社会大脑, 与所有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一样, 根本上建立在基本的情感动机评估系统上, 这个系统能够产生暗示潜在危险的情感。神经解剖学的比较研究表明, 由情绪唤醒(情感系统产生)激发的行为比由复杂的认知能力促使的行为进化更早。 情感系统结构先于大.... Read More >
201806-07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:共情的进化(二) 共情出现于 1800 万年前, 与哺乳动物的进化有关。当哺乳动物进化出亲代养育行为时, 需要具备对后代疼痛、危难等情感信号的回应能力, 于是原始的共情就出现了。虽然亲代养育因提供明显的生存利益给后代而得以进化, 但是亲代养育也具有内在奖赏特性。动物研究发现, 亲代养育行为可以激活多巴胺奖赏脑区。.... Read More >